- · 《教育教学论坛》栏目设[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数据库[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收稿方[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投稿方[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征稿要[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刊物宗[05/29]
落实内科护理学情感教学目标的行动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落实情感目标,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护理教师的认可,但据作者观察,多数教师没有
落实情感目标,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护理教师的认可,但据作者观察,多数教师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课时教学目标,情感培养的方式主要是情感知识的灌输。少数教师尝试把情感写入教学目标并隐性融入课堂,却因缺乏情感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致使目标设计比较随意,目标的落实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情感目标理论为切入点,以内科护理学课程为背景,开展实践研究,探索提升情感教学实效的策略,为广大护理教师的情感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1 情感目标理论概述
1.1布卢姆的情感目标分类理论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3个领域。1964年克拉斯伍等制定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依据价值内化的不同程度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化、价值观念的性格化5个层次,并认为情感教育是一个外在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学生只有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信奉的价值观[1]。情感领域目标主要涉及情感、态度、兴趣与价值观。
1.2我国三维目标的提出 我国三维目标是伴随着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从首次正式提出三维目标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来看,三维目标是国家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表述。从实际情况发现,现行基础教育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绝大多数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维度进行表述[2]。布卢姆的情感领域目标基本对应了我国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教学实践:以“呼吸系统疾病”情感整体教学为例
2.1教学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及3个感染性疾病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的护理。该内容在本课程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兴趣程度高。因此,在结合课程大纲的基础上把本系统疾病的情感教学目标定为:(1)开始产生对内科疾病护理的兴趣,喜欢本课程教师;(2)初步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科学学习态度;(3)意识到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目前肺炎对人类的威胁;(4)初步形成体贴、关爱患者的意识。
2.2教学活动设计理念 渗透和体验渗透,即在教学过程中,挖掘能植入“情感”成分的“点”,引发学生思考,使其在感悟中产生情感,把情感培养贯穿于知识教学之中。其次,体验是落实情感目标的切入口[4],提供机会让学生进入护士角色,有效情境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触动,对于品德提升、认知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5]。
2.3教学实施 第一步,理论讲授中渗透情感培养。如在肺结核的病因、机制中,植入结核菌发现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心理护理内容中,植入防歧视的重要性及向普通大众宣传肺结核防治的重要性。在COPD、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中,植入患者临床表现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痛苦,激发学生理解、关爱患者的意识。 第二步,小组模拟健康指导。2人1组,每个疾病学完后,课堂最后5 min抽取1组学生,分别扮演患者、护士,开展健康指导,其他学生根据教师提前制定的标准对其评价。第三步,探索体验。每个疾病学完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文献找出该疾病护理措施有没有新的做法或改进,具体列出,让学生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第四步,综合病例情境模拟强化。整个系统所有疾病学完后安排一次在实验室进行的总结强化课,即综合病例情境模拟,5个学生一组,患者、家属、医生、护士均由学生扮演。所设计的病例综合性强、内容丰富,根据患者病情的进展,囊括本系统重大疾病。如呼吸系统病例,从慢性支气管炎进展到COPD,再到肺心病及Ⅱ型呼吸衰竭,每一阶段情境围绕重点内容设计知识、技能题目。第五步,临床见习。整个系统内容结束之后安排临床见习,学生到相应科室进行4学时的见习,见习内容必须包括查阅病例后在带教教师的带领下到患者床边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经历与感受,写出见习报告,体现自身所思所想。第六步,教师注重自身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教学课程过程中,教师关爱、尊重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传递给学生,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树立和蔼可亲、认真负责、学识渊博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本课程的学习。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jxltbjb.cn/qikandaodu/2021/030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