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教学论坛》栏目设[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数据库[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收稿方[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投稿方[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征稿要[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刊物宗[05/29]
初中阶段关于有效衔接少先队与共青团的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少先队和共青团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在2016年颁布了有关共青团改革的方案,又在2017年颁布了有关少先队改革的方案,这两个方案共同提出了初中
少先队和共青团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在2016年颁布了有关共青团改革的方案,又在2017年颁布了有关少先队改革的方案,这两个方案共同提出了初中阶段有关于少先队和共青团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内容,将团队一体化教育提上教育改革的日程。为进一步推动初中阶段有关于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衔接进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特点,对分工合作进行合理分配,采取一系列的有效衔接举措,实现初中阶段少先队与共青团的平稳过渡,进而创新少先队与共青团的工作内容,实现少先队与共青团的改革。
一、构建团队衔接的内容体系
从本质上来说,初中阶段有关于少先队组织与共青团组织实现有效衔接的关键就在于团队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团队一体化教育模式。构建完整的衔接内容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就是要编制统一的初中阶段少先队组织与共青团组织衔接教育的读本,并对初中各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特点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分层次分年级的制定衔接教育内容,体现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层次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此外,思想教育工作也很关键,初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少先队员阶段,初中学校要继续对其进行少先队组织教育,并不断创新和深化内容,拓展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高度和深度,让少先队员对教育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并掺杂一部分有关共青团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共青团,培养其对共青团组织的向往,从而为初中阶段的团队衔接奠定基础。初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刚好达到入团的标准,这时的教育内容就要由少先队组织教育过渡到共青团组织教育;而到了初三年级,就要涉及到共青团带动少先队的教育内容,让团员逐渐明确自身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少先队员的成长和发展。
二、拓展团队衔接的有效途径
仪式教育是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进行有效衔接的载体之一,同时也是团队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完善初中阶段有关于少先队和共青团衔接工作中的仪式教育是衔接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就是要对初中学生“离开少先队、加入共青团”等团队性的衔接仪式教育引起高度重视,认识到仪式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初中阶段有关团队衔接由“仪式”转为“内容”的重要转折方向。
加强少先队员对队旗和队歌的了解和共青团员对团徽和团歌的了解,进而深化团队衔接机制。第二就是要加强有关团队衔接活动设计的科学性,首先需要明确初中阶段有关团队衔接活动开展的目的,而在设计活动的过程当中,将衔接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放在思考内容的首要位置,并促使活动设计凸显出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三就是要让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加入到初中阶段有关团队衔接活动的设计中来,广泛听取队员和团员的意见,确保所有的团员和队员都积极参与到衔接活动中,确保衔接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
三、完善团队衔接的管理机制
完善初中阶段有关少先队和共青团有效衔接的管理机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就是要成立“初中团队联合会”,这个组织的成立需要初中学校的领导层牵头,并担任组织的会长,再由学校的团委书记担任组织的副会长,组织成员的选拔和审核就要求团队辅导员积极参与,选拔出优秀的辅导员,与此同时设立其相关的监督组织。这个组织的建立目的在于对初中学校有关少先队和共青团的有效衔接进行统筹和协调,将衔接工作合理分配给每一个组织成员,动员所有的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到团队衔接的工作中,实行责任制,一旦出现问题,追责到人,这就能够解决团队衔接工作人员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第二个方面就是初中学校要积极提高从事团队衔接工作人员的整体道德素养,并帮助其树立起团队衔接意识,这就需要初中学校聘用道德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且团队衔接意识浓厚的专业人员担任团队衔接的管理员。初中学校要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进行反思,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四、规范团队衔接的评价体系
在初中阶段有关于团队衔接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评价,即对少先队员的评价、对共青团员的评价和对学校有关团队衔接工作实际效果的评价,虽然是不同方面的评价,但是这三种评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共青团员的评价和对少先队员的评价,都能够衡量学校有关团队衔接工作的质量,三种评价相互影响且相互依存。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jxltbjb.cn/qikandaodu/2021/0207/774.html
上一篇:关于网络背景下党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语法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