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教学论坛》栏目设[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刊物宗[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征稿要[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投稿方[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收稿方[05/29]
- · 《教育教学论坛》数据库[05/29]
本科毕业实习“微”课辅助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微时代产物的影响,“微”课教学作为典型教学新模式,日益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喜爱与应用[1,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微时代产物的影响,“微”课教学作为典型教学新模式,日益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喜爱与应用[1,2]。“微”课教学的内容短小精悍、内容鲜明、要点突出、可重复学习,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减少学生集中课堂学习时间,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3-6]。“微”课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本科毕业实习,有效解决以往学生实习临时“走马观花”印象不深刻、实习针对性不强、实习实践时间短、无法提前预习、后续复习困难等[7,8]一系列问题。有助于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步推动本科毕业实习教学改革。
二、本专业实习特点
1.实习内容更新快、内容点多。本科生导弹工程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拥有导弹武器实体装备的校外基地进行,校外的实习基地随着国家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更新,导致每一届学生实习的内容产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变化。而且学生实习需要了解的实习内容要点很多,导弹武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基础理论、工程研制、外场试验、数据计算与仿真分析以及各阶段的任务保障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实习学生很难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全方面彻底地掌握实习内容,无法真正实现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联系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
2.动态原理性知识理解难度大。本专业实习内容涉及诸多导弹的动态原理性知识的介绍,给实习内容的教学指导增加了难度,比如导弹头罩、舱段、中间级段、尾段、发动机以及内部电气机械接口等,这些零部件的对接动态过程,无法实现实习现场短时间的动手实践操作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在实习参观过程中,无法有真实的切身体会,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相关的动态原理性知识,没有达到实习基地现场实习实践的教学目的。
3.实习时间短,理解不深刻。由于学校理论课程学习量大,本专业安排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的时间较短,而实习需要接触学习的知识量大,导致学生对较难的重点内容理解不深刻,往往容易形成“走马观花”效应,对相应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虽然现场参观见习热情高,但是回到学校几乎忘记大部分内容,并未真正调动学生的实习热情和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解决学生根据个性化感兴趣的知识点开展主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学生仍然像学习理论课程一样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操作实践知识并未得到提高。
三、“微”课辅助教学具体方法
1.提前制作“微”课辅助教学资源。针对实习内容更新快、要点多的问题,可通过与校外实习基地提前沟通协调,确定实习的科目内容及更新的实习内容,根据实习基地提供的更新资料,充分深入理解实习内容,搜集整理相关素材,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教师提前制作“微”课辅助教学资源,并对实习的内容要点按照知识结构进行分模块、分类型、分层次,并标注难易程度以“微”课PPT、视频、图片等形式,提前将制作的“微”课辅助教学资源推送给将要参与实习的学生。实现了学生提前预习和了解实习内容,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观看,便于学生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研究将要到校外实习基地学习的工程实践问题。
2.“微”课辅助知识针对性拓展。针对动态原理性知识理解难度大的问题,学生可根据提前了解的“微”课辅助资源,利用课下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研究遇到的动态原理性问题。教师也可以针对实习内容中的学生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互动回答,对于较为普遍的实习内容问题,指导教师可进一步个性化地拓展“微”课辅助知识,制作相应的“微”课资料可供感兴趣的学生自行组织学习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对自己感兴趣问题的研究与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和创新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提前预习、课上与课下相结合。针对学生实习时间短、理解不深刻的问题,教师提前制作的“微”课辅助资源,由于各模块短小精悍,要点鲜明,能够实现复杂的实习内容知识点形象化、动态化、生动化、简单化、透明化以及动态原理可视化,降低了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并且对于动手实践操作环节的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才能得到体验。而学生提前通过“微”课辅助资源,提前预习和学习动手实践操作流程,结合实习基地现场的工程实践,可实现短时间内对动手操作内容要点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参与度、兴趣和成就感,并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参观见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yjxltbjb.cn/qikandaodu/2020/0722/404.html
上一篇:工科研究生英文论文写作课教学探讨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的实践分析